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发展,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面临着一系列经济发展问题。本文将探析商业银行移动支付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议题:支付交换标准的迭代和支付渠道的多元化。我们还将介绍一种新型移动支付品牌——云闪付,并探讨其特点和应用场景。
一、支付交换标准的迭代
商业银行的支付交换标准基于ISO 8583-1987《金融交易卡报文交换规范》。然而,随着30年的产品和应用变化,这种数据格式的弊端逐渐显现。商业银行系统中并行存在多种类型的数据格式,导致系统间需要保留多种类型的数据接口,增加了业务运营成本。为了简化技术开发和满足应用场景需求,商业银行开始将支付服务交换标准开发成类似JSON、XML等标记数据格式。这些基于标记的数据格式具有可读性、扩展性和开发便利性等优势,逐渐成为支付系统中主要使用的数据格式。
二、支付渠道多元化
在移动支付领域,支付渠道的多元化是一个重要趋势。其中,云闪付作为一种新型移动支付品牌引起了广泛关注。云闪付是中国银联联合国内主要金融机构、国内外知名手机厂商于2023年12月共同推出的移动支付品牌。它采用了非接触支付技术,包括NFC、HCE、TSM和Token等创新技术应用。
云闪付具备三个主要特征:空中发卡、非接闪付和在线支付。空中发卡指的是将实体银行卡与手机绑定,实现线上线下支付的无缝切换。非接闪付和在线支付则分别适用于线下和线上支付场景。云闪付的金融交易与实体卡金融交易相似,但在个别保留域上会区分来源渠道。
云闪付支付产品形式多样,根据安全加密模块(SE模块)的形式可分为四类:基于运营商的SIM卡形式、以手机厂商为首的主流品牌(如Apple Pay、华为Pay、小米Pay、三星Pay)、外接SE连接手机的可穿戴设备(如苹果手表)以及基于手机软件虚拟卡实现的形式(如HCE和银行App钱包)。
通过引入云闪付等新型移动支付品牌,商业银行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支付需求,提供更多支付渠道的选择,从而推动移动支付的发展和普及。